論文化

論文化

Postby Tienzen » Thu Oct 04, 2012 7:01 pm

在 LinkedIn, Ellen Yang 杨川 (http://www.linkedin.com/profile/view?id ... ed_profile ) 推荐了《何谓文化》

郑重推荐:余秋雨先生新书《何谓文化》

简介: 文化究竟是什么?在《何谓文化》一书中,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用最诚恳、最隆重的方式来解读这一最根本的问题。他分别从学理、生命、大地和古典四个层面来回答文化究竟是什么。所有篇章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本书可谓是一本深入灵魂的最有价值的中国文化读本。

余秋雨先生的这本新书,非常值得我们大家认真阅读。他提到的三个隐忧,实在富有挑战性,不可轻视。他总结的4个三大点,极为独特:

中国文化的三大特点 -- 礼仪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

中国文化的弱项 -- 疏于公共空、,疏于实证意识、疏于法制观念。

近三十年的进步 -- “民生文化”、“多元文化” 以及 “生命文化”的普及。

当前的文化隐忧 -- 复古文化、民粹文化、文化的损耗机制。
Tienzen
Founder
 
Posts: 380
Joined: Wed May 11, 2011 12:10 pm
Location: USA

Re: 論文化

Postby Tienzen » Thu Oct 04, 2012 7:03 pm

第一篇

To: Ellen Yang 杨川

未讀 余書, 就不能評它。不過可用那 題目, 作篇自己的文章。

英文裡, 有两字: culture (文化) 與 civilize (civilization). Civilize, 好像是譯成 “文明” 。本文, 就用 文明吧。 這两字, 在英文裡, 有完全不同的內涵。

基督教義, 認為两者同時誕生。就是在人們穿上褲子的那一剎那。也是人們被趕出 伊甸園的瞬間。

穿上了褲子, 再穿鞋子。又蓋房子, 又發明了輪子。現在, 有了飛機與電腦。這一過程, 叫做 文明 (civilize) 。文明, 指的是 “實在的 (tangible)” 東西。政治、經濟都包括在內。

為什麼要穿褲子? 因為, 人們突然間, 有了 羞恥心。以這顆 “新心”, 人們對世間 (天、地、人), 有了一些看法。不同的看法, 就有不同的做法。看法與做法, 就是文化。

有些人, 硬把 文明 與 文化 扯在一起。但, 即然我們能夠明確的把它們分開, 就不應該再扯在一起了。

在 杨的簡介中。余 的邏輯素養很差。中庸之道, 是原理。礼仪之道、君子之道 是那原理的實踐。它們跟本在不同的邏輯層面。怎可並列。

明朝的鎖國, 與大清為蠻夷, 使這五百多年, 中國確實丢棄了許多固有文化的精華。與西方 文藝復興後比之, 確實少了些實証意識。但, 余先生, 似乎没讀過 中國 “算經” 。似乎不知中國 曆法是如何算出來的。似乎 没聽過 李約翰 (Joseph Needham) 19 大册的 “中國科學史” 。

電腦的發展, 起源於 Dr. Tur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Turing_machine ) 。 任何“可算” 函數, 必定是 Turing “可算” 。在這個基礎上, 可才能設計 電腦。而今天, 數學上已經證明, 任何 Turing “可算”, 必定是 “算盤可算 (Abacus Computability, http://ebooks.cambridge.org/chapter.jsf ... 804076A017” 。 Turing 理論, 我們的老祖宗, 幾千年前就發明了。没能發明電腦, 是我們這些子孫的不肖。 居然, 還把 復古 當成隱憂。就是這些人, 以不知為知, 把中國害惨了。
Tienzen
Founder
 
Posts: 380
Joined: Wed May 11, 2011 12:10 pm
Location: USA

Re: 論文化

Postby Tienzen » Thu Oct 04, 2012 7:05 pm

第二篇

To: Ellen Yang

若非 Wang 指出, 從未注意 Like button。 承蒙 過獎, 謝謝。在此認識這麼多好朋友。甚喜。盼, 更多的指教與交流。

Jia Lu “好的所剩无几,糟粕又遇西方之垃圾” 。 真是所見相同。自 “五四” 以來, 固有的都被視為牛鬼蛇神。西方的精髓也没學到。洋垃圾倒是進口了不少 (如瘋名牌包, 等) 。為此, 於一九九八年, 寫一文, “創立世界文化新方向 邁進世紀新千秋 --- 從 東 西 文 化 融 合 做 起, china-studies-f22/topic-t176.html” 。

寫此文時, 尚未發現 “中文字根學” 。所以, 底氣 弱了點。若是今日, 那風騷意氣, 豈可言喧。重點是, “創立世界文化新方向”, 捨我華人其誰! 只是, 那文稍微長了點。
Tienzen
Founder
 
Posts: 380
Joined: Wed May 11, 2011 12:10 pm
Location: USA

Re: 論文化

Postby Tienzen » Thu Oct 04, 2012 7:06 pm

第三篇


To: Ellen Yang

讀了您的回覆, 甚喜。 互相切磋之外, 多認識個朋友, 更一樂也。

您加的一些說明 (文化之定義, 等), 都是公認的。當然不會反對。但也没有新義。

没讀過的書, 當然不能 “正式” 評論。其實, 每次買書時, 我都是先評論, 再決定買不買。平常, 我只讀三個項目。
a. 書名。
b. 目錄。
c. 序言的第一、二段。

從這個角度, 我在讀了一些簡介之後, 是有能力做評論的。當然, 在公開場合, 還是少做為妙。

中國人, 可有五個名字 (不包括 假名或筆名) 。
一. 小名, 父母長輩呼之。
二. 學名, 印在駕照上。同輩呼之。
三. 字, 晚輩呼之。
四. 號, 有成就的, 才有號。
五. 諡號, 有功于國者。
有諡號者, 不得再稱其名。如曾國藩 為 文正公。

允執厥中, 可以是原理, 是方法, 是實踐, 是結果。但在任何一個邏輯系統中, 在 “原理” 位階的概念, 就不能再與其它的 “小名” 糾纏了。其它的小名, 必須以涵數定義之。叫 總統 “父親” 時, 必須由 “家庭” 的涵數引之, 等等。 所以, 中庸, 是原理, 又是方法 的說法。是不可接受的。在邏輯的 “運算” 上, 會大亂套的。我絕没 冤枉 余先生。

在 “語意” 上, 我也看不懂他的目錄。 “復古” 可以創立一種文化。什麼叫做 復古文化? 它很可能是最創新的文化。文藝復興, 創造了全新的人類文化。對于一個天天搞數學的人來說, 我完全讀不懂, 他在講什麼。他的用詞, 也太隨便了。如果他說: 复古運動正在冲击着创新運動。那我就讀懂了。我當然, 也猜得出他的意思。但他學養的膚淺, 明矣。

不是在挑毛病。這是經過, 非常、非常嚴格訓練的。一點都馬虎不得。
Tienzen
Founder
 
Posts: 380
Joined: Wed May 11, 2011 12:10 pm
Location: USA

Re: 論文化

Postby Tienzen » Thu Oct 04, 2012 7:09 pm

第四篇

To: Ellen Yang

您的提議: 人文素养。是個大題目。當然會参與的。

讀了您的經歷, 非常感動。

“物理學” 是最硬的硬科學。一點馬虎都打不得的。它的 “知識” 不是重點。背全了 牛頓、愛因斯坦 及量子方程式, 並没學通 物理學。它的重點, 在 “方法” 。如何 解決問題的方法。
a. 問對 “問題” 。
b. 找到答案。

在這一過程中, 問對 “問題”, 是關鍵中的關鍵。問錯了 “問題” , 永遠會是白忙一場。問對了 “問題” , 答案肯定就跑不了的。 何謂 問對 “問題” ? 就是 知道, 我們的 “無知” 是什麼? 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 至少两大條件。
i. 又深又廣博的知識。一眼即能分辨 “己知” 與 “無知” 。

ii. 要有點 慧眼。 能猜出, 那個 “無知” 是綱是領。


這是一個 “九轉” 神功。入門都不容易的。大多數的人, 常以 “不知” 為知。那就永無長進了。人文素養, 該從 “一轉” 做起吧。知 “不知” 為不知。

我不認識 余先生。没有過節。還是拿他的例子來說明吧。

書名, 是一本書的靈魂。章節目錄, 是一本書的骨架。若書名 不對題, 骨架不合卯, 那我是絕對不會買的。

以 “何謂文化” 的書名, 它必須討論 東、西文化。 死 (己消亡的) 、活文化, 與文化的動力 (dynamics) 。 照簡介, 書名該是 “何謂中國文化” 。但也不對。中國文化雖以儒家為主, 釋、道也是有份量的。又談了隱憂與進步, 書名該是 “儒家文化的過去與未來” 。他又用了 “命題” 語法。


B. 民粹文化正在冲击着理性文化。


“命題” 語法 與風花雪夜是不一樣的。它立刻有了 “真、假” 值。只要能找到一個例子不合, 那個命題就是錯的。以, A 冲击着 B (命題一), 這個命題而言:

我不懂, 何謂 余先生的 民粹文化。 似乎, 不懂就不得批評了。 對命題而言, 則不然。 我知, 納粹(A1) 是民粹文化。 美國的獨立運動(A2), 也是 民粹文化。我也不懂 余先生的 “沖击” 是什麼意思? 把它當 “傷害” 吧。那麼,
納粹(A1) “傷害” 理性文化。

美國的獨立運動(A2) “傷害” 理性文化。

並且, 余先生的 理性文化, 是什麼? 在西方, 理性, 指的是 康德 (Kant) 理論。在中國, 是 孟子的 四端 (天命, 性 與 天理) 。

九轉神功的第二轉, 就是能一眼看出他人的, 以 “不知” 為知。

究竟 “知” 還是 “不知”, 何其難也。這應該是素養的第一步。
Tienzen
Founder
 
Posts: 380
Joined: Wed May 11, 2011 12:10 pm
Location: USA

Re: 論文化

Postby Tienzen » Thu Oct 04, 2012 7:11 pm

第五篇

To: Ellen Yang

與 余先生, 两不相識。拿他做例子, 只因你我的機緣。再提他, 就太超過了。就拿 孟子來頂吧。

孟子莫名其妙的, 憑空抛出個 “四端方程式”

四端 = {A, B, C, D}

張國輝 先生, 把 {A, B, C, D} 講得蠻清楚了。懂了嗎? 不懂, 不就是文盲了。不過, 我還真没懂。方程式的左邊, 四還容易。就是 4 吧。 “端” 呢? 是什麼名堂? 不是喜歡挑骨頭。没搞清楚前, 是真不懂。

端 是 立 耑。 耑是新 “芽” 。 立耑, 就是新芽的尖尖。那麼一個小點點。我們以 立耑 描述尾 “點” 為尾立耑。 那麼, {A, B, C, D}, 就是四個新芽尖。那兒長出來的呢?

中庸云: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理) 。性是 心生。 {A, B, C, D}, 就是從 人心 長出來的新芽尖。是順(率) 天命 (理) 而長出來的。所以, {A, B, C, D} 即是天理, 也是人理。這 “四端”, 就是儒家的 理性文化。天理人心也。

但是, 雖然有此四端, 為何壞人仍然不少。大概也有不少 “悪端” 吧。孟子 閉口不提 悪端。 另提出 “牛山” 理論。 牛山之所以光秃秃的, 是因為, 日日而伐之。把這小四端, 給砍掉了。那就把 長成了樹的四端, 製成 “禮” 。把禮打在端旁, 助其成長, 防其被砍。 把 “理” 製成 “禮” 。義同, 故音同。

人們, 終究有悪端。你有四善端, 西遊記 就來個八悪端。豬八悪, 又色又貪。但是, 只要 孫猴子的四善端, 修成正果。鐵定可以打趴所有悪端。豬八悪, 成了八戒後, 也能得道成佛。在理論的爭論中, 孟子終得勝利。 西遊記 還是賣的 “孟子店” 的牛肉。

紅樓夢 則不然。 秦鍾 與 寶玉搞同性戀。小尼姑 (智能) 雖是心甘情願。 與秦鍾的野合, 畢竟造就了强姦佛門的大罪。豈能不死。 紅樓夢 强調的是, 人世間背後的 “仙佛” 世界。才是真正管事的當家。

此例, 點出了 “懂” 或 “不懂” 的議題。一眼就懂了, 大概就没搞懂。己絰懂了, 就永遠不會真懂了。 這與培養 “素養”, 也有點關係吧。
Tienzen
Founder
 
Posts: 380
Joined: Wed May 11, 2011 12:10 pm
Location: USA

Re: 論文化

Postby Tienzen » Sun Oct 14, 2012 10:21 am

第六篇

Ellen Yang

近來甚忙, 無法多談。

先談 魯迅之言 吧, “当年鲁迅曾预言,无论是帝制还是共和制,一到中国都会走样”。

中國有五千年的帝制。是好是壞, 是個大議題。但怎麼可能, 是走了 “別人” 的 “樣” 呢? 對這種句子, 也能認真嗎?

我提過 “治學” 的两步驟。
A. 懂或不懂。
B. 知或不知。
這两步驟, 是有差異的。但互為體、用。

對不同的論點。我必定站在 “不懂” 的立場。因為不懂, 必須對它做詳細的分析。分析後, 懂了, 就學到新知識了。分析後, 仍然不懂。就得進入第二步驟, 知或不知。如果, 我對這個議題是外行 (不知), 那對這論點, 只能存疑了。等成了内行(知), 再說。如果, 我對這個議題, 已經是内行, 仍然不懂。那麼, 至少, 作者没有把, 他的論點, 寫得讓行家看得懂。這就是他的不對了。基本上, 是他 “不懂” 了。他不懂, 現在的 “行情” 在那裡。

“包公有正義, 却不是正义制度。” 您對中國歷代的司法制度, 有全盤的瞭解嗎? 如果没有, 憑什麼, 接受他的論點。

您所引述的文章, 全是 “見解”, 他個人的意見。没有任何學術的價值。那些見解, 可能反應了一些真實的“表象”。 最大的問題是, 我讀 “不懂” 他的文章。

他說: “建立这种社会的困难, 不在于技术层面上, 确立一整套法治制度。 而在于制度确立之后,行使制度的主体(人), 仍然固守反法治、反契约的义气原则。… 看到中国制度有问题,而且看到文化有问题,特别是深层结构中的文化 … 好制度到了中国, 可能要被一套根深蒂固的文化所腐蚀, 而变形变质 …”

“一套法治制度”, 仍然可以使 “執法者” 玩法。 美國的 “執法者”, 不玩法。為什麼? 他有說明嗎? 或許, 這已經是, 全人類共有的 “知識” 了。不需再囉唆了。别開玩笑了。 美國的法制, 使任何 "執法者", 没有玩法的空間。 與文化什麼的, 全無關係。

“…中国制度有问题 …”。什麼制度? 新訂的治制度? 還是, 訂這新法的政治制度? 還是 …?

“ … 好制度到了中国, 可能要被一套根深蒂固的文化所腐蚀, 而变形变质…”。 那些好制度? 舉一、二例子吧。 如何腐蚀? 該有個說明吧。 变形变质。 是好, 還是壞呢?

總之, 我完全讀不懂, 他在講什麼。真羨慕您的 睿智了。

我個人做學問, 一點一撇, 都馬虎不得。錯了一個 “正、負” 號。一百頁的數學論證, 就得重來。錯了一個逗號, 一千行的電腦碼, 就亂套了。我若在 “懂、知” 的步驟中, 出了點差錯。那會葬送我, 辛苦得來的學術地位。論點錯了, 不是問題。做學問的方法錯了, 不會有人原諒的。
Tienzen
Founder
 
Posts: 380
Joined: Wed May 11, 2011 12:10 pm
Location: USA

Re: 論文化

Postby Tienzen » Sun Oct 14, 2012 10:41 am

第七篇


To: Ellen Yang


再談您的評語: “拜托龚先生,请您务必先看书,再做评价或发表感言。”

前次, 己經談過。在我買書之 “前”, 就把書 評過了。好書才買。矛盾嗎? 一塊臭肉, 十尺之外, 即可辨知, 還需要把它吃完嗎? 打伊拉前, 我親身参與了, 一毒氣 偵測器的軟體設計。設計的要求是, 在毒氣的量, 能夠毒死一隻 蜜蜂時, 儀器就必須馬上拉警報。這才給我們, 足夠的時間, 戴上防毒面具。如果, 毒氣已能毒死一隻老鼠, 儀器才響, 大家就直接倒下, 了事了。 您的說法, 是不科學的。數年前, 在美國, 有一熱門節目 (Name a tune) 。就是一隻名曲 (如猫王的), 只彈奏一 “音”(one note) 。 競賽者, 就必須猜出曲名。

各人 “偵測器” 的靈敏度不同。當 劉先生說: 水滸 崇拜暴力。 偵測器 已經拉警報了。還可能去讀全書嗎?
Tienzen
Founder
 
Posts: 380
Joined: Wed May 11, 2011 12:10 pm
Location: USA

Re: 論文化

Postby Tienzen » Wed Jan 30, 2013 1:35 pm

From Ellen Chuan Yang 杨川 ,
Many, many thanks for your excellent work and generous sharing!

Such a splendid and lasting civilization must be carried mainly by the Chinese language, one of the best languages in the world. As an ordinary Chinese person, I'm very, very proud of my own culture and language. The more I learn it, the more admiration I gain. Not through systematic study and research, but by my own intuition, I believe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absolutely beautiful and is evolving well. By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the Chinese language will become the main language of the majority of the earth's inhabitants.

Please excuse my superficial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nd please allow me to share a beautifully and powerfully summarized briefing of Chinese culture: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是什么?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无私精神。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文不爱财,武不惜死”的廉洁思想。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士可杀不可辱”的铮铮铁骨。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气节。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
“反躬求己,三省吾身”的人生态度。
“经世致用” 的务实学风。
“任人唯贤”的取才思想。
“见义勇为,舍身取义”的无畏精神。
“尊老敬贤”的淳厚民风。
“善民为本”的理财方略。
“去奢守朴”的崇俭风气。

(摘自周有光《语文闲谈》第137 - 138页)



From Tienzen: 周老 是高壽。該賀壽。

在加州, 每家都必須裝設 “一氧化碳 (CO) 偵測器” 。如果, X-量的 CO 致人死。那麼, X/2 , 人已昏迷。 X/10, 人已癱瘓。 所以, 偵測器的設計, 在 X/500 時, 就得拉警報了。

父親是臺灣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的教授。我自三歲起, 就在中文系學中文。當時雖不全懂, 但父親講的 “話”, 倒全都記得。做為教授, 父親每两三年, 就得出本著作。那句話, 出自何書, 大約在那個章節, 他都記得一清二楚。一句交待下來,我這 “書僮”, 就得 將其查出, 抄下。 供他寫書之用。近二十年的 “苦役”, 我把十三經幾乎全背下來了。這也為我爾後翻譯 “易經” 與 “老子” 種下了宿因。

終究, 我的專業是 物理、數學與電腦語言的設計。設計語言 與使用語言是完全不同的。思考的問題、方法與層次, 更有天壤之別。這種差別, 對問題的 “討論”, 常會變成雞同鴨講。今天, 暫時不談了。說說 “物理” 吧。我的物理, 是 Super Unified Theory (超大統一場論), 可在世界物理資料庫 (在 Stanford University) 查閱 (http://inspirehep.net/search?p=find+a+gong,+jeh+tween ) 。在此就不談了。但必須談談, 何為 “物理學家” 。他只研究 “黑箱” 内的東西。只要是, 看不見, 摸不著的, 他就來勁了。黑箱不再黑, 他就没勁了。熱力學, 丢給工程師去造汽車、飛機、火箭吧。固態物理, 丟給 Apple 去造 iPhone 吧。
我從未聽過 周有光。楊川 引了他的文章两次。今天, 才知道他是漢語拼音之父。對他如此的陌生, 有資格評論他嗎? 我這個 “黑箱” 專家, 能夠分辨出, 他是黃金, 還是狗屎嗎?

楊川 前幾天 引了他的幾句話, 簡稱 “周條” 吧。周條 描述了中國人的民族特質。可寫成,
周條 =中國人
再用 周條 來檢驗美國人吧。 大部分的美國人 , 也都有 周條 特質。那麼,
周條 =美國人
當然, 這也不是什麼大錯。只是, 偵測器的警報響了, 廢話、廢話、… , 全是廢話。
中西的文化差異極大。儒家的三綱八目。道家的柔道。隨便揀一項來談, 都可寫個百本大書。


三十多年前, 我教老婆做中國菜。她在中文食譜, 以英文字母注音。以字母注 “漢音”, 是完全没有學問的。也有了幾百年的歷史。做為洋人初學 “漢音” 的一個 “將就” 的工具, 倒是有功德的。

但是, 中西的 “音” (bandwidth) 是完全不同的。唐朝的 舍利 和尚, 以梵文 為漢音定了三十個字母。他的弟子, 守温 和尚又加了六個。經過近千年的研究, 漢音有三十七個; 十五韻母, 二十二聲母。它們再細分為 206 韻。這樣的聲音宇宙, 是不可能以 羅馬字母來標定的。 “漢語拼音” 做為個 “將就” 貨, 倒也罷了。把它當成能夠替代韻書, 包容整個漢音宇宙, 那就錯了。是鬼扯, 是狗屎。想以它來“摧毀、消滅” 漢音, 那就是千古罪人, 民族的敗類了。

紅樓夢第 37回, “…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宝玉道:“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
今天, 有幾位漢語老師, 能夠讀懂上面這幾句。

周老懂漢音嗎? 若不懂, 他的愚昧與無知, 也就可以原諒了。若懂, 仍然搞了這個狗屎, 那就罪該萬死了。


From Ellen Chuan Yang 杨川,
您说到大部分美国人也有中国人的民族特质。我相信您说的基本符合事实,就像中国人也有不少美国人的优秀品质一样。归根到底,我们都是人类。

中国在2012年底终于明确提出核心价值观。有人把这24字核心价值观理解为:“修身”(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齐家”(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治国”(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您看这些价值观是不是和美国的相似?

有了基本价值观的认同,加上开放、包容、合作的态度,人类是有可能在多元基础上认同一个共同体,从而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个崇高理想。

在此提个建议,请您在讨论和批评时注意措辞,不用骂人的话。这样能和您的深厚学养相配,也能给浅薄无知如我者立个榜样。



From Tienzen:
楊川: “在此提个建议,请您在讨论和批评时注意措辞,不用骂人的话。这样能和您的深厚学养相配,也能给浅薄无知如我者立个榜样。”

這是個大議題:
i. 我年青時, 絕不駡人。該駡時, 也不駡。没本錢, 又鄉愿。當然, 年青人還是少駡為妙。
ii. 天下没有真的髒話。這是語言學上的一大議題。非常重要。就以最髒的話, 來討論吧。
句A: 幹你娘
在很多情況下, 句A是對真實情況的陳述。它的真假值是 “真” 。那怎麼可能是髒話。

如果句A被投射到某對象, 它的真假值由 “真” 變 “假”, 它的語意當然就改變了。即使不是髒話, 也是駡人了。

是否駡人, 必須以句子的真假值來判斷。
句B: 那“人” 是 “豬” 。
它的物理 (physiological) 真假值, 當然是假。但若那 “人” 的人品確實同 “豬” 。那句B就是真實的陳述了。雖是駡他, 卻不是駡語。

所以, 用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髒話, 來做真實的陳述。即駡了, 也不髒。這就是功力了。駡錯了, 鐵定會反彈, 傷自己的。就像, 你已經對我有批評了。駡對了, 再髒, 也會萬人叫好, 成為千古絕唱。

駡人, 是門大學問。功力不足者, 總是駡到自己。當然, 駡街是另外一回事了。
Tienzen
Founder
 
Posts: 380
Joined: Wed May 11, 2011 12:10 pm
Location: USA

Re: 論文化

Postby Tienzen » Wed Jan 30, 2013 1:38 pm

“I contest the translation de qie (妾) et feizi/guifei (妃子/贵妃) into «concubine» by Hongbo Wang” is an article to contest Dr. Matteo Preabianca’s translation of 妾 and 妃子as concubine, and it is available at http://teachersandtranslators.wordpress ... ngbo-wang/

The following is the discussions.

From Tienzen: Good job. In China, 妾 does marry to a man without a heavenly blessing. In the West, concubine is a person's sex subject without marriage. See "Concubinage" 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cubinage (Concubinage is a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which a person engages in an ongoing relationship (usually matrimonially oriented) with another person to whom they are not or cannot be married; the inability to marry is usually due to a difference in social status or economic condition.)
In the West, the titles of nobility have King, duke, Earl, count, lord. Their wife also has title, duchess or Lady.
妃 is a royal title in China, must be conferred, and is similar to a "title" as duchess or Lady of the West. So, of course, 妃 is not a 妾 of the emperor nor a concubine.
聿 is a work done with a crafty hand. So, 筆 is 竹 聿, 書 is 聿 曰, 律 is 行 聿, 津 is 水 聿。
妻 is 一 (united) over 聿 (without the two bottom lines, meaning crafty hand) over 女。 So, 妻 is a crafty hand girl united with me.
妾 is 立 over 女。 立 is a radical of two roots.
a. 立 is 大 over 一 (earth), meaning standing (a man stands on earth)
b. 立 is a variant of 辛 (without the bottom part 十), meaning violating the above (such as heaven).
妻 is a wife in accord with the heavenly virtue. 妾 is a marriage, violating the heavenly virtue. In general, the 妾 marriage is done without the heavenly blessing.


From Hongbo WANG ,
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 By " 妾 does marry to a man without a heavenly blessing", do you mean that with a "qie", it was not really a marriage which follow the good moral rule?


From Tienzen: For 妻 marriage ceremony, there are three 拜 (天地, 父母, 互拜)。 妾 does constitute a marriage but without the 拜天地。 In general, 妾 should not come into the family from the 正門 but from the 旁門。


From Hongbo WANG ,
How interesting to learn it! I found those "qie" very pitiful!


From Tienzen: No, 妾 is not pitiful by any imagination.
For 妻、妾 being a social system, it can be analyzed with system analysis which consists of, at least, two parts,
a. an internal dynamics,
b. the final states (outcomes).

A. Internal dynamics
For the caste system of India, there is no earthly way to move a member of one caste into a different caste. In USA, the top 2% of the families is making over ¼ million of annual income and belongs to the upper class. An American kid who was born poor can move to the top by a successful career. All societies have classes. In China, a boy of poor family could move to top via 科舉 or 經商。 A girl of a poor family could move to the upper class via the pathway of 妾 as only the topmost class were able to have 妾。The major 妾 pathway was the丫鬟 path which often transformed the fortune for a girl of poor family. The丫鬟 pathway had the following great advantages.
i. Her family could get a nice lump sum of money.
ii. She could enjoy an upper class living while acted as a servant.
iii. She got a nice monthly salary (月例) 。
iv. When she reached the marriage age, she had 100 times better chance to get a higher (higher than her own family) class family to marry to.
v. She had the chance becoming a 妾 of her employer.

The greatness of the丫鬟 pathway for the girls of the lower class was vividly described in the book of 紅樓夢。 When a 丫鬟 was discharged, she often lost the will to live, such as 入畫, 芳官, etc..

B. The final states (outcomes) --- 紅樓夢 described, at least, three final states of this 妻、妾 system。
a. As 趙姨娘, being a rascal. (F1)
b. As 香菱, being a victim. (F2)
c. As 平兒, being a success, from 丫鬟 to 妾 to …。(F3)
These three final states cover the entire spectrum.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of this analysis is the branching ratio for each state (in one thousand cases, what is the number for each outcome). As far as I know, the F3 state (being a peaceful and success) accounts for 90% of the cases while the F1 and F2 were exceptions.

There are two more points on this system.
1. 妾 was legally and socially protected. 香菱 was protected by 薛姨媽 and 寶釵。Furthermore, the kids of 妾 are legally protected for the inheritance, etc..
2. The outcome of being a 妾 is often depending upon the individual. While 香菱 was a victim, 寶蟾 was having a completely opposite outcome.

Today, the 小三 has neither legal right nor social protection, that is, a truly pity one.


From Hongbo WANG ,
I don't even know what is "小三"? When I was in China, I heard about "二奶"...... It seems to me there are a lot of new things in China. Recently, I met a young chinese girl, I discovered a lot of new words with her...China is changing, sometimes I can hardly recognize it.


From Tienzen: Both 二奶 and 小三 are the dream of men. Cheers! Although practically they are the same, they are different linguistically, especially on the semantics.
二奶 is a concubine of a man, and this term arises from man’s point of view. 小三 is a third particle (a woman) perturbing a two particle system (husband and wife). Thus, the internal dynamics is different. 二奶 is in general an un-married girl. Yet, 小三 can be a married woman. This example shows the power of the language. Yet, most of the time, we did not notice this power, and this is not good when we are doing the teaching.
Tienzen
Founder
 
Posts: 380
Joined: Wed May 11, 2011 12:10 pm
Location: USA


Return to Stories about teaching or learning Chinese

Who is online

Users browsing this forum: No registered users and 1 guest

cron